<td id="y13gd"></td>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務動態 / 政務要聞

      于秀明:加快打造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宜春品牌”

      時間: 2023-02-05 09:18 來源: 宜春日報 訪問量:
      字號:

      2月4日,市委書記于秀明深入高安和樟樹調研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他強調,各地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立足實際、著力實用、追求實效,大力提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便民化、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加快打造“全省示范、全國一流”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宜春品牌”。

      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李曉楚,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秘書長吳依群,副市長、高安市委書記鄭紹,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王建華一同或陪同調研。



      當天上午,于秀明首先來到高安市社會治理集成聯動中心。該中心整合各方資源,向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讓群眾反映訴求、解決矛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于秀明參觀各功能區,詢問部門進駐、業務聯辦、信息互通等情況。



      在樟樹市綜治中心,于秀明實地了解“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務、一體系解決”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模式,對該中心高效便捷設置功能分區的做法給予肯定。他指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重在便民、貴在為民、實在利民,要堅持“實際、實用、實效”原則,切實推動高頻事項便捷辦、省心辦,確保老百姓辦事舒心、爽心。




      當天下午,調研組在樟樹召開座談會。于秀明認真聽取樟樹、豐城、高安、萬載等地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情況匯報和市直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基層代表發言。就如何做好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切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他強調:

      ——要變“事后救火”為“事前防火”,推動化解工作向源頭預防延伸。學習借鑒“楓橋經驗”,著力做好矛盾糾紛源頭治理,推動更多力量、更多資源向基層傾斜,切實加強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關口把控,構筑起預防化解矛盾糾紛的第一道防線,努力把問題發現在初期、解決在源頭,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要變“物理整合”為“化學反應”,推動化解平臺發揮最大作用。既要務實整合好部門平臺,更要健全運行機制、凝聚合力,推動進駐平臺深度融合、產生“化學反應”,抓實矛盾糾紛“即接即辦、閉環運行”機制,致力打造信訪和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平臺、社會治理事件處置平臺、社會風險研判預警平臺,真正實現群眾表達信訪訴求“只跑一地”、化解矛盾糾紛“只進一門”。

      ——要變“單一調處”為“集成解紛”,推動化解機制精準高效運行。繼續依托縣級“一站式”矛調中心,強化協同治理,健全聯動聯調機制,集成多元化解手段,預防化解各種糾紛,最大限度調動各方積極因素,暢通社情民意表達渠道,探索“信訪打頭、調解為主、裁決止紛、訴訟斷后”的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新模式。

      ——要變“傳統治理”為“現代智理”,推動化解水平實現新的提升。立足基層群眾多元解紛現實需求,積極推動現代科現代智理調解深度融合,用好用足社交媒體、人工智能、信息系統等技術工具,拓寬訴求渠道,深化分析研判,加強指揮調度,不斷創新多元解紛形式與載體,提升基層矛盾糾紛化解質效,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要變“單打獨斗”為“協同作戰”,推動化解責任層層落實到位。牢固樹立“全市一盤棋”的思想,把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作為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牛鼻子工程來抓,按照“市級抓統籌、縣級負主責、鄉鎮抓執行”要求,壓實各方責任,認真履行職責,強化工作保障,抓好各項任務落實,推進全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取得新成效。

      附件:

      關聯稿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上一篇:
        • 下一篇:
      黑人AV一区二区三区巨免费